Wednesday, June 30, 2010

香港很小,世界很大

還沒到香港的時候,沒見過市面,沒法想象高度發達的城市是什麼模樣。

到香港沒多久,變算是見了市面,在中環的閃閃發光的建築物間,簡直叫“找不到東南西北”了。蘭桂坊,去過的次數在兩位數以下。那兒是個social的地方,一個crazy的地方,(假)鬼佬們喝high了,便到周圍什麼地方借著酒勁過了這晚,聽說百佳酒店是個出名的地方,什麼時候有機會了可以去試試。

如此一個彈丸之地,倒也五髒俱全。世界各地的美食,奇裝異服,全球的金融產品在這兒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中西方文化的匯合,全球金融中心,無數的響當當的名號可以往上面加。但是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個屁股大的地方。

周秀娜出寫真集了,林峰又和劇組的人吵架了,翻來覆去,總是這些無聊的八卦在浪費著地球的資源。曾經問過一local美女為啥大家都看八卦,試圖從中窺探接觸美女的方法,但得到的答案是沒有什麼更好看的,所以看八卦。我:...... 還好近來有了世界杯,世界開始變得豐富了。要不大家聊聊理想吧,竟然好多人都把神州大陸當作一個未被開發的寶藏,我很欣慰;竟然好多人卻不願前往內地發展,理由眾多,稀奇古怪:大陸空氣質量好差啊,盡是些騙子,還是香港治安好服利好生活方便乜乜都好。 原來即時前面有個隔了一個橋的大金礦,他們也不想向前跨一步。(並不帶任何色彩,只代表本人見聞的人事)而整天從港島鬧到新界的民主派們,十年也沒有換過一個口號,一班人為了民主奮斗,視為精神值得敬佩,然而手段陳舊得發酸,越來越不見其用心真摯。剛剛過去的7.1大游行,官方統計有5.2萬人到場。數字的真實性暫且不說,假設真有5.2萬,拿它和香港七八百萬的人口比較,竟然連百分之一都不到,真是可悲。

前一段時間常常見報的“post80's”,似乎被某些人理解為香港民主的希望,而多看兩份報紙後,便有了其他的想法。從反高鐵,五區請辭到全民起動,踢走功能組別,明眼人一看便知有人煽風點火,從中抽水,而永遠都是血氣方剛的post 80's站在隊伍的最前面。其實,假若大多數的年輕人能夠享受政府、社會的政策,找到一份工,能夠養家糊口甚至生活富足,又有多少人會一次又一次的沖鋒陷陣呢?我並非妄自揣摩年輕人“為香港的明天奮斗”背後的動機,但倘若一個社會,一個政府能夠給予每一個人公平的競爭,充足的發展機會,讓其的奮斗有意義,還會有人舉著大旗向Donald Tsang 吐槽乜?真正聰明的有膽識的人,認清了這個政府是不會因為自己的幾聲嚎叫而做出任何改變,因為它背後有一個巨大的黑洞,牢牢的控制著它的運行軌跡。所以,要不夾縫中求生存,要不沖破關口去一個更大的世界。

其實夾縫是一個吸收營養的絕佳之地,和四周圍緊密的接觸讓自己能夠時時刻刻的更新信息,更可通過它將觸覺延伸到十萬裡以外的世界。把握好僅有的十來年的青春,用盡全力去吸收這夾縫裡的養分,蓄積足夠的能量,在一剎那沖破夾縫,站上另一個舞台。說到這兒,忍不住想說一下對於“享受青春”這個口頭禪的看法。進了大學,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要拍拖,要旅游,要行街,要歎美食,要乜乜乜否則以後工作了便不可能再有時間去“生活”了。想想還真這麼一回事,更會不斷鼓動自己去享受人生。不過現在做intern才發現,踏踏實實的奮斗,才會有成功的可能。那些表面上擅長於“享受”的人:那些有“底”的,壓根沒擔心過自己的將來;那些沒“底”的,要不暗地裡在自習室開小灶,要不在瘋狂的透支自己的將來的幸福;而那些透支將來的辛苦的,會得到豐厚的回報。大家可以把自己分分類了,自己是哪一類,想成為哪一類。

就像一只背著重重的殼的小小的蝸牛,盡管一時屈身於小小的夾縫,但總有一天可以擁有眼中的那片天。

Sunday, June 27, 2010

油麻地廟街

稀哩嘩啦稀裡嘩啦,窗外的雨又這麼不停地下,讓想出去屯生果的我也妥協了。不如聽聽久違的Bach 的神樂喝杯茶吧。

不久前,和友人游廟街,吃煲仔飯,頓時覺得發現了新大陸。原來在人頭攢動的旺角的旁邊,還有一個有著類似風景的廟街。吃煲仔飯的那家店,叫興記吧。地道的香港cuisine:炭燒煲仔飯,豉油聖子皇,蝦醬通菜,其實並不算是美味,但對於游客來說,必定是首選之物,然而我來了兩年竟然都miss掉了,可惜。

很奇怪,來這兒吃飯的人什麼都有,更有行動不便的老頭只身前來,就為了歎一缽煲仔飯。原來人老了,都會倔強的執著兒時的夢想,那個吱吱作響的煲仔飯。但也許是人老了,時間少了,沒有激情和能力去追求和改變自己身處的環境了吧,尤其是較為弱勢的群體。 我到了那個時候,又會在什麼地方呢?

廟街,自然是因為有個廟在那兒,不過晚上已經關門了。夜色中有點年生的磚牆,在周圍庸俗而陳舊的燈光中,竟並不覺得刺眼。旁邊,有算命的,竟然易經的旁邊是塔羅牌,更有一個占星術, 原來世界真的這麼小,時間和空間都集中在了這一個小小的角落。沒走兩步, 更有舞著紅扇子唱歌的徐娘,oh my gosh! 在香港能讓我遇到這樣的風景,好像讓我回到了上個世紀,而它的旁邊卻是I Bank閃著寒光的玻璃窗。而兩邊的人都個自活在自己的時代,不想打擾。

當然,那些稀奇古怪的從東莞運過來的“Made in China”們自然是洋人最青睞的東西。筷子,瓷器,花扇,茶壺,唐裝,淘寶,盡是些復古又庸俗的色調。既然是“Made in China”, A貨是少不了的了。LV,Gucci,Polo,Coach 國際一線品牌都在這裡特價發售。而主要的客戶,依然是洋人,不過購買目的不是拿去炫耀而已罷了。

慢慢,港鐵的標志又出現在眼前,把我拉回到“現在的”香港。原來,基尼系數0.55是能夠帶人穿梭時空的啊,明天希望我能去到下個世紀的香港吧,回來再扮扮預言家,養家糊口。

Tuesday, June 22, 2010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近來流連於各個財經資訊網站,來回於不同地區、行業基金的表現單張,竟不覺得悶,完全沒有財務課上計算股票價格風險的枯燥。人,或者說是我,是容易樂觀的。在全球經濟逐步走出低谷之時,投資的機會是觸手可及,只要有資本,有膽識。

然而香港確實是一個成功的商業社會,直接地間接地逼迫每一個人不擇手段的達到同樣的目標:到達資本主義的金字塔尖。如果稍微仁慈,便只能成為金字塔底座,永遠被上面的人剝削。這個邏輯初看清晰明了,然而當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為了爭奪地位和金錢而不擇手段的時候,社會必然向著畸形的方向發展。

同唐少連日的接觸,不禁讓我有了相見恨晚的感歎。此人雖生性風流,不拘小節,但在大是大非上卻能把握得當,有真知灼見。是難得遇到的咁傾的文人。而我既非文人,又何必為難自己裝 B 呢。 該怎樣就是怎樣,那才真實,不過多了解Fund Fact Sheet 以外的東西,確實非常重要。先從看看二手資料開始吧。

走路只看到腳下,便迷失了方向。兜了一個大圈子,已不知道到底要說什麼。惟希望自己keep an open minded and see further.

Saturday, June 19, 2010

人生已过二十载,自幼不爱把弄笔墨,视文人雅对岸的鮮花娇嫩,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而近来在象牙塔里颇受周围人的影响,越發覺得內部缺乏營養,少了甘露滋潤干涸的心靈,遂開始結識不同道路上的有人。一塔之內,保羅萬象;馬料水邊,更有奇珍異獸。不少志向遠大,但亦順應時勢,步步為營。 當然,此中不乏魚目混珠,濫竽充數之徒,此等便作為反例,前車之鑒。最為得意的,周圍常有 琴音劍舞,高山流水,正義光明,發人深省。

於是,理科出生,半路出師的商科學生,筆者,便決定開始試圖在魚龍混雜的都市找到一處可以靜心欣賞生命途中點點綠色的地方。於是,決定在閒暇時間記錄自己行走於世的感觸與心得並與人分享,品味其中樂趣與心酸。於是,此博客便出世了。

筆者並不奢望在此中得到處世哲學,亦不求窺得人生奧秘,卻也不能白白傾倒出似水光陰,老大徒傷悲。只希望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與友人品酒回憶自己的青春歲月時,能看到那時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