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4, 2011

春節,即中國新年

I feel apologized for those who cannot read Chinese. Since it is Chinese New Year, let me make it an exception in this U.S. album.

出來讀書快三年了,越發覺得回家過年竟是一種奢求. 更不用說身在惡毒的資本主義的國度裡會產生如何強烈的對歸家的渴望.


今年已經不是第一次沒回家過年.和台灣的朋友們與某些walk-in 的老外吃了“湯鍋”,咖喱, 打了台灣麻將,回去睡覺.中午吃飯的時候發現朋友們就穿上了喜慶的紅色, 所以我也搞了一個和紅色相關的顏色,算是耍賴吧. 其實最感謝的還是 Angus 負責一切組織和 Ms.Boss 的綠豆湯加紅包.

除了這之外, 沒什麼讓人特別開心的.甚至讓人覺得這個新年其實成了party, 認識的不認識的稀裡嘩啦都來湊熱鬧, 真的Chinese Food喲~~~ 大家除了寒暄幾句或者很多句之外,沒有真正的 “交流”,就像是在美國的party或者clubbing時,滿嘴的 “Awesome”.

“交換”本應該盡權利體會文化的詫異和沖擊,然而,早在09年我已經來過美國一次,這次已經完全失去新鮮感. 緩慢的生活節奏,蔓延的鄉村公路還有汽車電台裡不斷重復的流行歌曲,是一個享樂的發霉的地方.文化太雜太速食,hi-bye朋友比香港還多.大多數學生的娛樂方式就是clubbing, party,是一個纏綿於瘋狂和尋求性亂的時空. 是男生或許還會迷戀於幼稚的video game…… 如此種種,實在是很難說服自己投入他們的生活. 沒有和本地的朋友深入的交流,是一個遺憾,或者說不是. 他們本就沉浸於自己的生活,而我的到來和離去也不會改變什麼,let it be… 所以大部分來讀書或者交換的中國學生會在自己的圈子裡面埋堆,所以會有名為MUA的東西讓大家把火堆捧得更熱.並不是說不好,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很好的. 在陌生的環境下遇到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時,比如春節,最希望的還是能和一個和自己來自同一個地方的人分享.

經常聽說精神上的契合是不分國界的,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在某些裡有效的.而當我們在某一點上的精神水平欠缺時,此論述是無效的.很難想象有著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世界觀,價值觀的兩個人會在一起,即使在一起,我會稱之為亂搞.

在北京時間大年初一的晚上,又和家人視頻,有好多話想說,有好多話沒說,到了最後mac機都快沒電了,所以作罷.

P.S. 外國人把春節叫做Chinese New Year, 即CNY.

3 comments:

  1. too bad can't like here as in fb.. but ya, like!:D
    btw how's life?

    ReplyDelete
  2. I just found it!!!! I'm so impressed by your Chinese composition!! 文筆很好的書生一枚!!!I'm glad to know you enjoy the celebration, though it cannot be compared to what we used to have in our home countries. Anyway, enjoy your life!!!!
    -Angus

    ReplyDelete
  3. @ Eunice: Thx~ Life here is easy, with lots of time hanging out. How are you in HK?

    ReplyDelete